探究 | 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价值
发布日期 :
2023-08-24
浏览次数 :
0

TDM

治疗药物监测(TDM)


探究 | 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价值

治疗药物监测(TDM)是根据药动学原理 ,对用药患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进行药物浓度检测的一种手段 ,并对血液药物浓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,制订有效 、安全的个体化给药方案 ,进而减少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的发生 ,提高临床给药治疗效果 ,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。且TDM还可以对药物中毒情况进行检测 、判断 ,为临床对症处理提高可靠依据。本研究就TDM在临床用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,现报道如下 。



1

资料与方法


1.1

一般资料 :

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药物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,其中男39例 ,女39例 ,年龄2~78岁 ,平均(4O±8)岁 ,住院患者36例 ,门诊患者42例 ;神经内科60例 ,急诊科8例 ,其他科室10例 ;使用药物 :卡马西平29例 ,苯妥英钠25例 ,苯巴比妥16例 ,地西泮5例 ,茶碱3例 。



1.2

研究方法 :

治疗病情稳定后 ,采集所有患者血液 ,进行药物浓度测定 ,若患者发生药物中毒现象 ,则应及时采集血液检测其血药浓度 ,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。观察并分析所有患者用药治疗后治疗窗内所在比例 、在不同治疗窗范围内发生临床症状及中毒比例 。



1.3

血药浓度判断标准 :

治疗病情稳定后 ,采集所有患者血液 ,进行药物浓度测定 ,若患者发生药物中毒现象 ,则应及时采集血液检测其血药浓度 ,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。观察并分析所有患者用药治疗后治疗窗内所在比例 、在不同治疗窗范围内发生临床症状及中毒比例 。




2

结果


治疗窗内治疗的患者占57.7%,低于治疗窗治疗的患者占34.6%,高于治疗窗治疗的患者占7.7%;而在低于治疗窗内治疗的患者中88.9%患者出现临床症状 ,治疗窗内治疗的患者中95.6%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控制 ,高于治疗窗内治疗的患者中100.0%患者出现中毒症状 ,见表1 。


3

讨论


TDM是临床科学用药 、给药治疗的一个重要检测手段,其通过对患者血药浓度进行检测和分析 ,来确定患者用药剂量 ,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。

探究 | 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价值

为探讨 TDM对临床给药治疗的重要意义 ,本研究选取了 5 种常用药物进行血药浓度检测 ,包括卡马西平 、苯妥英钠 、苯巴比妥 、地西洋和茶碱 ,分析其TDM 结果 ,发现近一半患者治疗效果不佳。原因可能是 ,患者用药治疗后发现症状缓解或好转则私自停药 ,或在治疗效果不良时自行换药或增加剂量等导致用药依从性较弱 ,从而引发血药浓度偏离有效范围 ;或部分患者相信中药制剂治疗的效果 ,但在药物应用时却服用了含有多种西药成分的中成药 ,因而影响了疗效 ;或者由于临床用药治疗时 ,选择保守治疗 ,用药剂量不达标 ,从而造成血药浓度检测结果的偏差 。同时 ,在5种药物检测结果中还显示 ,苯妥英钠出现了高于治疗窗的应用情况 ,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中毒症状 。原因可能是由于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 ,在患者服用后其会先通过肝肠循环 ,将药物送入血液中 ,而血液循环将药物带入胃部 ,胃黏膜分泌再将其循环至十二指肠 ,将药物再次送入肠 ,导致用药高于治疗窗并出现中毒症状 ;或者是将苯妥英钠联合其他药物共同治疗时 ,由于其他药物影响 ,使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发生变化 ,从而出现中毒现象 。同时 ,不同浓度的药物联合应用 ,由于其对酶的作用机制不同 ,造成药物代谢混乱 ,也会导致血药浓度检测时出现升高或降低情况 ,从而导致患者用药后出现中毒症状向 。因此 ,在用药治疗时应加强对血药浓度的检测 ,从而可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。
血药浓度检测是 TDM 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 ,但由于个体差异 ,同种药物应用后其反应也不一样 。由于患者的病理因素 、遗传因素等各不相同 ,在同剂量 、同药品 、同年龄 、同性别等条件下 ,用药后也会出现不同的药物浓度 ,因此在根据TDM结果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时 ,除了对患者的血液浓度进行检测外 ,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 、临床症状等综合制订给药方案 ,以确保患者安全 、合理 、有效用药治疗 。
综上所述 ,TDM是临床给药治疗的一个重要监测方法 ,可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、安全性和有效性 ,进而提高其临床治疗水平 。


参考文献



[1]刘治军,李可欣,刘志鹤,等.1882人4092次治疗药物监测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[J].中国医院药学杂志,2006,27(1):96-97
[2]张治然,王晓波,孙辉.我院治疗药物监测的开展与结果分析[J]学实践杂志2002,20(1):26-28
[3]易爱玲. 我院2012年7种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回顾性分析[J].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.8(1):42-45.
[4]林宇涵,许双临,陈子春.治疗药物监测实践及结果分析[J].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2,10(18):35-36.
[5]刘俊江佳汪琳等2007一2011 年皖南医学院戈矶山医院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分析[J].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,2013,13(12):1095-1097.




相关推荐